南方都市报9月8日见报A08-09版
下午4时多,天空依然是热浪滚滚,惠州惠城区水口鹿江沥湿地公园周边,摊贩们已经把车停在路边,从车尾厢里熟练地拿出小推车,将一箱箱原材料,搬到这个小广场上。
夜幕下,惠州市区数十个夜市点灯火通明,人流涌动。“夜经济”升温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短板和问题。惠州如何在“放”与“管”间释放城市“烟火气”?城市管理如何才能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动夜经济发展?
【资料图】
惠州龙丰夜市
摊主说经营难
同质化下的激烈竞争
地摊经济连接着以就业为代表的民生,在每一个摊主背后,可能是一个赖以为生的家庭。
“凌晨1时的大云寺夜市,人山人海。”短视频平台上,不少视频记录了惠州市江北街道大云寺夜市曾经的热闹场景。位于金花街的龙丰夜市,是惠州老牌特色小吃街,如今已成为惠州夜生活的热门打卡点,众多外地旅客慕名而来。
南都记者粗略统计,在鹿江沥湿地公园的小广场上,一共45家摊位,共有7家柠檬茶,15家直接摆在绿道上。不远处公园的另一个小广场上也有8家摊位,基本都是用灯带隔开,基本都是潮饮。
在摊主“表哥”的记忆里,一年多前来奥林匹克花园周边摆摊卖牛杂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多摊贩。如今,奥林匹克花园悦珑湾小区西侧有近50户流动摊贩分布在人行道和车道上。在这里,小吃摊是“主力阵容”,还有一些摊贩摆卖新鲜瓜果蔬菜,一个接一个,足有120米长。
“以前这条街上只有我在卖钵钵鸡,现在越来越多人跟我卖同样的东西。”在位于容屋一路的水口夜市摆摊卖成都钵钵鸡的娇姐说,对面不少摊贩都是近一年才到这里摆摊的,如今,产品同质化越来越常见,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在鼎峰·花漫里周边,大约聚集了30户摊贩。夜晚11时30分,仍然热闹非凡,大部分摊贩营业到凌晨2时才撤走。一名卖手打柠檬茶的摊主说,同一条马路上,有六七户摊贩卖同类型产品,竞争比较大。
在花里头·潮聚公园,南都记者发现,售卖茶饮的摊贩占比近30%,基本都是手打柠檬茶、鲜榨果汁等。
奥林匹克花园悦珑湾附近,居民光顾小吃摊
上升的摆摊成本
赚钱吗?不一定。“在这个夜市里面,我们是最底层的。”卖成都钵钵鸡的娇姐说,今年是她在这里摆摊的第五个年头,因为摊位在主干道上,租金也最贵,每个月要3500元,路口拐角的摊位要便宜一些,要2000多元,都是交给身后的实体店铺。
而今,大云寺沿江边的摊贩已经被疏导离开,部分转移到大云寺斜对面的临时疏导区——花里头·潮聚公园。
场地运营方负责人说,摊位费用按照场地位置、售卖的品类来收取。一期共有摊位40个,茶饮类租金4500元一个月,小吃类租金3000元一个月,水电费用另算。二期共有摊位70个,每个摊位每周支付200元卫生费,水电费用另算。
在花里头·潮聚公园东北方向约3公里处,临近江湾南岸二期,位于新江路的一块空地,一个新的集装箱夜市(又称“35号街区”)正在兴建。这是除花里头外,沿江流动摊贩转移到的另一个临时疏导区。
南都记者致电负责此地招商的唐先生,他说,这里将建设为集装箱商业街,包含一期的餐饮区、汽车市场、营地酒吧,以及二期的儿童乐园。该项目预计9月中旬完工,可容纳100余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月租4000元,各店铺门前会有一片空地供商户摆放桌椅,后续不再允许流动摊贩摆卖。
花里头·潮聚公园
执法者管理难
毋庸置疑,地摊经济,为城市底层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与实惠,但是给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城市治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显而易见的。占道经营、卫生差、安全隐患……近年来,惠州市民针对地摊夜市的投诉常有出现,今年也是如此。
三车道只剩一车道 垃圾到处散落
在鼎峰·花漫里,单向三车道的马路,两侧的马路上密密麻麻摆放着摊位,只剩中间一条车道可供机动车通行,不少摊主还在人行道上搭起餐桌。在鹿江沥湿地公园,摊贩们用手中一捆捆发光的彩灯条,布设在摊位周围,代表着自己的摊位范围和区域。原本公园的儿童游乐场,被一家摊贩圈出10多张桌子,用发光的灯带隔开,过往市民不得不绕行。
一名炸串摊主说,城管有时候会下午来,有时候晚上过来,城管过来,他们就走。另一家摊主李先生说,过来摆摊已经半个月了,下午3到4时出摊。这两位摊主也表示,“摆摊把路占了,是不对的。”
靠近小广场入口处的一家卖柠檬茶的摊贩,直接把4张易折叠的桌子摆在草坪上,市民购买柠檬茶之后,可以坐在公园的草坪上品饮。另一位卖鱿鱼的摊贩直接把巨大的餐车放在绿道上,滋滋冒烟的烧烤烟雾,周边很多居民绕行马路边通过。旁边的一家烧烤档口,直接把一半桌子放到绿道上,一半放在规划的停车位置上。
除了堵塞交通的问题,南都记者还看到垃圾散落的问题。摊位旁、马路上有残余的塑料碗、餐厨垃圾和水渍。
市民吴先生说,摊贩直接把桌子凳子放在草坪上,垃圾满地,这样下去绿化草坪无一幸免。
叫卖声不绝于耳 煤气罐有消防隐患
在公园小广场的入口处,水口综合行政执法队“此路段禁止摆摊设点”的牌子下,一辆三轮车上面的大喇叭一直叫个不停,“包红包甜的梅州无籽西瓜,2.3元一斤,现切现卖。”
旁边的一位老大爷说,以前他们还去公园的广场中间跳舞,现在已经被赶走了,“摆摊的直接把地方占了,周末有时候叫卖到晚上11时以后。”
奥林匹克花园的居民郑先生认为,部分流动摊贩使用燃气罐,这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我们不反对摆摊,但还是希望摆摊的地方是一个安全、对大家都好的位置。”
摊贩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
鹿江沥湿地公园
对此,惠城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摊贩的管理的难点主要原因是,摊贩摆卖存在流动性、反复性强与零散分布的特点,占道经营的摊贩经常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管理难度较大,难以根治。
惠州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当前,惠州城管执法部门对流动摊贩以规劝为主,执法成本高,摊贩违法成本低,执法城管至少两个人,罚款50、100元,还要做材料,走程序;如果他们罚款了,走了,居民不投诉了,也还好,“问题是你屡次规劝之后,不听,罚款了,还不听,只有严重影响居民交通,出行安全,安全隐患,屡教不改的,才会采取没收摆摊工具等措施,但这样也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
35号街区
治理
惠城设置25个疏导区 定时定点规范夜市摊贩
“我们不搞一刀切。”这是南都记者在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惠州城管执法局市容环境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惠州县区各乡镇(街道)正按照“定时定点、因地制宜、规范统一”的原则,规范设置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疏导区。
《惠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疏导区的设置权限在镇街一级,镇街综合考量哪些区域需要设置疏导区,先完善审批环节流程,并制订“一点一策”管理方案,明确经营时段、管理责任人等内容。
当前,惠城区累计设置了25个疏导区,包含市场化管理的6个,定时定点开放的8个;分布在江北的有4个疏导点,河南岸3个,水口2个,龙丰1个。
龙丰街道:夜市摊贩持健康证上岗
龙丰夜市划分了128个摊位,每个摊位上都展示了摊主的健康证、是否需要使用燃气,还张贴了燃气责任人的标签。
龙丰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回应,龙丰夜市既有吸引游客的优势,也面临着管理和升级的挑战。
2023年5月份起,龙丰夜市在加强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逐步完善。比如让128个摊档口的夜市经营方统一持健康证上岗;严禁销售瓶装啤酒,统一出售易拉罐啤酒;统一128台手推车,经营户以租代管的方式合作;环卫工人值班,十分钟一趟,保障环境卫生;统一采购液化气,杜绝黑煤气,严禁小档主购买来历不明的煤气;夜市4个路口均设置了可移动防撞护栏。龙丰夜市的一些做法,得到了惠州市城管执法局的肯定。
龙丰夜市有保洁人员对夜市周边进行巡回清扫
河南岸街道办:
“引摊入市”和日常规劝管理
河南岸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摊贩集中比较多的区域,街道采用“引摊入市”和日常规劝方式进行管理。
目前河南岸已有群联市场、河南岸公园后街等农贸市场周边配套疏导点。同时,针对金山河周边、惠州学院周边、奥园领寓附近占道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已规划设置南岸路惠州学院段皓月园、恒和金谷三期、湖山金湖美食街等疏导点,通过探索市场化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布置、统一规范管理”的模式,合理设置位置、集中经营、卫生保洁,为流动摊贩解决摆卖需求。
水口街道办:引进第三方公司管理疏导点
水口街道关于夜市摊贩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龙湖和湖滨两个社区。水口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回应,在水口的地摊管理上,本着人性化原则,处理好“情、理、法”的关系,对经营者做好教育引导,同时想方设法给予他们“生存的空间”。主要做法是重新布局流动商贩疏导点,对需要升级改造的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水口设置了两个集中摆摊点。
接下来街道将整合各部门、各村(社区)联合加强巡查,形成常态化巡查管控,确保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情况下,能给流动摊贩一定的生存空间。
江北街道办:将设置定时定点摆卖区
江北街道辖区内关于夜市摊贩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占道经营、油烟污染、噪音污染、环境脏乱差等方面。摊贩聚集点主要分布在惠城区技工学校、花漫里广场、义乌后街、佳兆业广场等11处。
江北街道选定了K11火车街区和花里头潮聚公园作为疏导点。这两个疏导点交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江北街道办还将规划在义乌后街设置定时定点摆卖区,以减少流动摊贩对该区域周边的居民和商铺造成不良影响。
建议
合理设置疏导点,具备一定公益性
在设置疏导区的时候,如何通盘考虑商贩的生存空间?一位在水口摆摊的摊贩说,现在这些疏导区,人流量差,建议将疏导区的选址和运营纳入政府规划和财政预算,让这些疏导区具备一定的公益性。
惠州资深地产策划人胡光宇说,除了政府集中的疏导区之外,还应该在重点社区、居民区设置定时定点的售卖点,比如在两个社区中间的道路两侧,设置晚上6时到10时的晚市售卖点,10时以后撤离,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在早上6时到9时设立早市售卖点,方便周边居民群众。
胡光宇还建议,镇街可以在闲置的公园绿地、休闲用地等区域的非主干道,一侧设置一定的售卖点。
打造打卡地,加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
针对部分疏导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一位在花里头·潮聚公园卖潮饮的摊贩建议,招商时控制同一类型的数量。对此,惠州城管执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惠州城管执法局要求各乡镇(街道)在打造各类疏导区时,尽量在突出文化特色、做好细节管理、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多下功夫,打造一批“本地人常去、外地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此前,中海·水岸城附近流动摊贩数量居多,特别是几个车流量大的路口,一到下午就被摊贩占据,晚上下班时车辆拥堵,汽车鸣笛声不断。但文岭新街市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后,几个路口摊贩乱摆、占道的情况明显改善。
胡光宇建议,升级改造农贸市场,降低租金,可以明显改善小区周边乱摆摊的情况,还可以灵活设置农贸市场的经营方式,包括晚市等。
加大执法力度,多部门配合协作
流动摆摊的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城市规划、财政投入,到部门协作,以及市民、摊贩个人素质提高,都是让城市在烟火气十足的同时,城市底色更亮的因素。
惠州市城管执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虽然城管执法一直强调要有温度,但也一直强调有力度,对于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以及执法队屡次规劝、拒不执行的摊贩,需要公安来配合处理。
胡光宇说,相比于摆摊群体,城管执法队员的执法人员偏少,需要不同部门协作,一起保障城市安全有序。
总第052期
惠州夜摊经济“放与管”调查
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刘辉龙 蔡雯 执行统筹:蒋奇政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蒋奇政 李晓慧 王诗媛 张嘉培 实习生 刘欣妮 蔡逸飞 郑坤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