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曾说:“风气囿人,不易转也。一乡一地一时一代,其书格必有其同处。故古人笔迹,为唐为宋为明为清,入目可辨。”学习书法无论如何临摹古帖,也不可能真的写成原貌,其中所参悟的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然就是一成不变,更谈不上有所突破。

在现代有一位书法老师,他致力于书法学、汉字形体学等方面的研究多年。长期从事草书创作、汉字学、书法教学法等科目的教学工作,所教的学生遍布各地。他认为“教育是国之根本,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石”,他所热爱的不仅仅是教育,而是传承与发扬。他是李洪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

xxx形象照

人物简介

李洪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他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启功先生书法学研究”的骨干成员之一。主持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草书字体研究”。2020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大成国学奖教金”。

主要成就

在《中国书法》《书法丛刊》《中华书画家》《书画世界》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中华书画家》《书画世界》等杂志有专题介绍。出版有《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作品集·李洪智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版)、《汉代草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墨痕(甲午)——李洪智书法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版)。多次赴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书法艺术的国际交流活动。在北京、山东、美国波士顿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七次,作品参与国内外重大展览百余次。

李洪智的书法,楷行皆精,草书尤佳,笔墨技巧绝非一日之功而能成。字字有法度,笔笔有出处,全面继承传统,不偏不倚,不疾不徐。虽自出机杼,又不逾古法,虽循规蹈矩,又不入窠臼。虽散发出笔墨的新意,又显露出传统无处不在。如此娴熟的笔墨技巧和深厚功力,完全是个人综合素养的厚积薄发,展现出了浓郁的个人艺术风貌。

罗杨《郁郁乎文哉》评论他道:“惟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滋养出如此气韵生动的作品;惟有文采与匠心的融汇,才能幻化出如此超乎笔墨之外的玄妙。”

今天我们邀请李洪智老师,分别围绕着“朋”字和“片”字创作两幅作品——行楷《高朋满座》和行书《寒山片石》。

1

高朋满座

“朋”,本为象形字,它最早的古文字的字形,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甲骨文字形象,是像两串玉(或贝)连结在一起,其本义是古代货币单位。

因为一朋为两串,所以由这样的字形引申为“朋友”义项。我们今天所写的成语“高朋满座”,其中的“朋”就是“朋友”义项。“高朋满座”出自于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意思是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在写这个成语时,“高”字行楷最后下面的“口”,用一点来代替。“朋”字则用的是它的异体字,并且形状可以隐约的看到“朋”字的本意。

“座”字在写的时候带有一点儿草书的味道,与前三字形成一种对比。

在题款时,老师在左边的空档上落了一行款,并且由于落款中只包含了老师的名字,所以在盖章的时候就需要盖包括自己的姓的名章。

这四个字从整体来看属于方扁的形态,所以在形式上有一个内在的连接关系。

好了,这幅行楷书《高朋满座》就创作完成,希望大家喜欢!

2

寒山片石

“片”,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为劈开树木之类。后来引申出“扁而薄的东西”的义项。我们今天所写的成语“寒山片石”的“片”用的就是引申出来的义项。

成语“寒山片石”出处为明末清初张岱的《岱志》:“余入泰山,见磨崖勒字,无一字堪入眼,故余反以无字碑为寒山一片石。”用来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寒”字在书写时,写的相对长一点儿,要将下面的部分写的相对紧密厚重一些,和宝字盖之间留出一个白色的区域。

“山”字写的相对扁一些,和寒字构成对比。“片”字在厚度上和“山”字要有一个呼应,在强调用笔厚重之外,同样要注意黑和白的安排和对比。

“石”字和“山”字不能写的相同,它是一个扁的字形,但是需要写的稳重一点儿。

由于正文中字形都相对稳重,所以在落款时,老师用的是草书的字形,为整篇增加了活跃氛围。最后盖章即可。

老师整个章法是把“寒山片石”四字安排在右侧的上面部分,下面留有一个空档,形成一种实和虚的对比,落款则有意识的往右边靠拢,相互呼应。

好,这幅行书《寒山片石》作品就完成了,希望大家喜欢!

作品欣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