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深蓝财经
(相关资料图)
作者 | 吴瑞馨
时隔4年,苹果前工程师张小浪终于认罪了:承认跳槽小鹏汽车前,窃取苹果机密信息。
这意味这场历时4年的“商业间谍案”终于落下了帷幕,但这对案件中的“第三人”小鹏汽车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消息一经报道,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被接二连三卷入“间谍门”中的小鹏汽车再次成为舆论的风口浪尖。
1
跳槽小鹏的苹果前工程师
承认窃取机密信息
今日凌晨,一个重磅消息在车圈被引爆。苹果公司前工程师张小浪(Xiaolang Zhang)周一在加州圣何塞联邦法院就一项刑事指控认罪。此前,他被指控在跳槽小鹏汽车前窃取了苹果的自动驾驶商业机密。
根据加州圣何塞联邦法院的电子摘要,张小浪在周一的听证会上承认了一项窃取商业机密的指控。法官已下令将他的认罪协议封存,将在11月14日作出判决。这项重罪指控将导致他面临最高1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事情其实并非最近才发生的。2018年7月,张小浪在准备在加州圣何塞机场登记飞往中国时,被FBI逮捕,被捕原因为被苹果指控窃取其在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商业机密。据媒体报道,张晓浪被指控下载了苹果汽车项目的内部文件,具体来说是一份25页的文件,其中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电路板的工程原理图。张晓浪还被指控带走了参考手册和描述苹果汽车原型和原型需求的PDF文档。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张小浪正准备加入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小鹏汽车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张小浪在入职小鹏汽车当天签署了知识产权合规文件,没有记录显示他向小鹏汽车上报任何敏感和违规的情况。并强调,在事发前,小鹏汽车并不了解此事,在了解到美国当地相关部门对张小浪个人开展调查后,小鹏汽车也在第一时间配合,封存了张小浪的电脑和办公用品,并进行了内容调查。
随着张小浪对指控的认罪,这件四年前的旧案再次引发媒体和行业的关注。
8月23日中午,小鹏汽车官方微博账号再次发布声明回应,案件至今已经四年多,小鹏汽车并不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也未介入美国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后续调查,我们与苹果公司之间也没有相关的争议,与该案件也无任何关联。
2
接二连三被卷入“间谍”案
小鹏汽车饱受争议
这起事件不仅暴露出苹果造车计划的冰山一角,事件的“第三方”小鹏汽车也因此饱受争议。
而诡异的是,在张小浪涉嫌窃取苹果商业机密案件之后,小鹏汽车又接二连三的被卷入涉嫌盗窃商业机密的案件中。
2019年年初,苹果又被曝出一名工程师涉嫌窃取商业机密。据美国媒体报道,FBI在2019年初逮捕了一名名为陈继忠(Jizhong Chen,音译)的华裔工程师,并从其电脑中搜出数千个苹果公司商业文件,涉及自动驾驶汽车机密。巧合的是,该工程师此前也申请了小鹏汽车的一份工作,并试图将这些文件提供给小鹏汽车。
但小鹏汽车方面回应否认了美国媒体的说法,表示小鹏汽车从未收到此人的求职申请,也没解忧与该人士进行任何有关招聘或业务方面的接触。该报道并非事实。
目前,陈继忠并未认罪,他和张小浪使用的是同一位代理律师。审判日期尚未确定。
除苹果之外,特斯拉也曾起诉过小鹏汽车工程师窃取商业机密。2019年3月,特斯拉针对其前员工、视觉科学家,后入职小鹏汽车的曹光植发起民事诉讼,指责其窃取自动驾驶商业机密。
随后小鹏汽车发布声明回应表示,在曹光植入职前,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的行为,并表示,目前小鹏汽车已针对此事启动进一步调查。
据彭博社报道,曹光植曾承认,他在自己的苹果iCloud账户和个人设备上下载了一些特斯拉的源代码,但他强调在离开特斯拉前删除了这些代码,并坚称自己没有不当行为。
频繁卷入“间谍案”中,也对小鹏汽车产生许多负面影响,除负面的舆论影响之外,小鹏的业务运营也受到了影响。
2020年4月25日,小鹏汽车再度发布《严正声明》怒斥特斯拉“霸凌”。声明称,自诉讼至今为期一年的时间里,特斯拉所极力表现出来的一切尝试,都显示出对一个年轻竞争对手明显的霸凌行为,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试图解决曹博士的法律案件。
据腾讯新闻《一线》当时的一篇报道,小鹏汽车在一份诉讼文件中称,过去一年公司已经反复和广泛地遵守特斯拉的合理取证要求,但却发现特斯拉现在似乎更有兴趣利用这场诉讼来扰乱小鹏的业务运营,而不是将范围局限在针对曹光植博士的实际诉讼索赔。
但在不少网友却对这份声明的真实目的抱有质疑。这份声明发布的时间刚好是在曹光植被特斯拉诉讼案开庭前,也是小鹏P7上市前。另外,这份盖有公章的声明,只存在媒体的报道中,而小鹏的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都不存在。也因此,有网友猜测,小鹏汽车的这份声明,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消费者的同情,为P7的上市造势。
随着事件的发酵,特斯拉和小鹏却彻底结下梁子了。
2021年11月,小鹏汽车在广州车展上表示,将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自动驾驶性能后,马斯克在回复网友的评论中对小鹏开炮,称小鹏汽车有特斯拉旧版软件,但没有特斯拉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并在回答网友关于小鹏汽车是否抄袭特斯拉旧代码的提问时表示,是的,小鹏汽车还偷了苹果的代码。
何小鹏也在微博上不甘示弱,隔空与马斯克互怼,称马斯克是“用屁股发声”。
但特斯拉对曹光植的起诉最终却以和解告终。2021年4月,前特斯拉工程师,后来的小鹏汽车“感知负责人”曹光植的辩护律师最新发表声明,称特斯拉已同曹光植达成和解协议。
3
自动驾驶领域
为何“间谍案”频发?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三起自动驾驶商业间谍案中,最无辜躺枪的还是在美工作的华裔工程师。三起案件集中在特定领域、牵涉到特定族群、指向特定企业,很难不引发刻板印象。
有车圈媒体曾指出,这三起事件后,华人在硅谷的求职之路增添了许多曲折,有华人技术入职自动驾驶公司时,都会要求加签非常多的各种文件。不仅如此,华人在硅谷的就职前景、上升通道,也会被蒙上巨大的阴影。
汽车行业的“间谍”案件其实并不少见。早在2011年,法国雷诺就曾搞出电动车间谍案的大乌龙,当时法国媒体的报道还将矛头引向一家中国企业,但经过法国国内情报总局和巴黎检察院介入调查后,认定雷诺“工业间谍案”属于“情报欺诈”。
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间谍案,国际上最知名的案例,要数莱万多福斯基案。2017年2月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子公司Waymo指控安东尼·莱万多夫斯窃取14000份关于激光测距雷达的机密文件。他在Waymo公司工作期间参与研发这些文件,却同时将它们泄露给了Uber。
而国内的无人驾驶领域,也发生过类似的泄露商业机密案件。最为典型的,就是百度前无人驾驶业务总经理王劲和他的创业项目“景驰科技”。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是,2017 年12月22日,百度突然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其前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首任总经理王劲及其离职百度前就透露的无人驾驶创业项目“景驰科技”告上法庭,并索赔5000万元。事件的最终结果是王劲从景驰离职,但他表示自己离开不是因为百度,并表示百度的指控内容严重失实。
有人认为这是国内无人驾驶的第一起商业间谍案。但其实,在百度起诉王劲前八个月,景驰科技的四名员工就遭到神州优车的起诉,起诉理由同样是:侵犯公司知识产权和泄露商业秘密。
在入职景驰科技前,这四名员工均是在神州优车任职,在神州优车硅谷实验室负责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此外,在神州优车的指控中,这四名员工还在在职期间,参与了景驰科技的创立。
那么为什么自动驾驶领域商业间谍会如此频发?
这个自动驾驶系统研发离不开关系。虎嗅此前的一篇文章分析认为,自动驾驶的核心是算法,但不同公司的算法不同,当一个技术人员已经在一家公司培养出一套成熟的自动驾驶算法,跳槽离职几乎意味着要完全重启炉灶,想必这也就是有不少人愿意铤而走险带着之前自己研究成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