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心电图,不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拿出的心电图永远是曲曲折折的;

股民看K线图也是如此,一段时间高,赚钱了,令人欣喜若狂;一段时间低,血亏了,又令人痛苦不堪。

其实,真实的经济运行,也是如此,不是一帆风顺的直线上涨,不是永远处于一种状态,也是高高低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高高低低持续的状态,在经济学里面,取名为“商业周期”。

商业周期正式的定义为社会总支出,总收入以及总就业的变动情况。

总支出,指的是我们所有人花的钱;

总收入,指的是我们所有人赚的钱;

总就业,指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就业情况。

总支出,最直观的体现是企业的利润水平;

总收入,最直观的体现是人们的消费水准;

而就业,也是收入的载体,道理很简单,没有就业,哪来收入?

正常的情况下,总支出,总收入以及总就业,螺旋式上升的时候,整个经济往上走,我们称之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

到了一个顶点,我们称之为“波峰”;

然后掉头往下走,我们称之为经济处于“收缩”阶段;

到了最低点,我们称之为“波谷”。

然后经济反弹,再往上走。

从扩张,波峰,收缩,波谷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商业周期。

这个商业周期,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甚至长达十年,有的甚至长达一个甲子。

大周期当中嵌套着小周期,小周期组成了大周期。

经济扩张阶段,企业的利润上升,人们收入上升,就业充沛,人们载歌载舞,共享荣华;

猛然一天,经济开始收缩,企业利润下滑,成本上涨,企业开始降工资,裁员;

失业人群扩大,人们预期开始谨慎。

没有钱的人,温饱都成问题;有钱的人,也趋于保守,不愿消费。

消费不足,进一步恶化企业的投资意愿。

整个经济,随之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说不行,还真的不行”。

人们好奇的是,明明一个好好的经济态势,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呢?谁是幺蛾子呢,谁是始作俑者呢?

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经济的转向,也不例外,必然有一个原因。

但这个原因,连经济学家,也在争论不休。

有人说是外部性原因导致的,比如战争,摧毁了人们的预期,启动经济开始恶化;

也有人说是内部性原因导致的,比如股市泡沫的破裂,人们觉得自己没有钱了,就不愿意消费了,进而启动经济开始恶化;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说过,这种启动因素,根本没有规律可循,就是人们一种莫名其妙的“动物欲望”。

对于动物欲望,我深有体会。一段时间,我垂头丧气,但其实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就是心里头莫名其妙的不痛快;等过了一段时间,心情反而好起来了。

个体心里不痛快,无关紧要;群体心里不痛快,就会转化成预期,而预期是经济成败的关键。

没有良好的预期,企业就不会扩张,银行给钱,也不愿意拿;

没有良好的预期,个人就不会主动有为。

所以,现代经济社会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在于:当所有人都认为经济不行的时候,经济真的会不行;当所有人都认为经济很好的时候,经济真的会越来越好。

我自己的一个解释,也算是我自己的首创吧。

宏观经济的下行,更多是基于一种“天灾人祸”的模式。

人类和自然界共存相生,一天,上帝看见人类太快乐了,不免心生嫉妒,于是乎?

给了人类一个负面刺激,这个刺激我们取名为“天灾”;

当天灾来临的时候,人类个体,必然要对天灾有所反应。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我们对天灾的反应的时候,有的人表现“不足”,有的人就是“过”。

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很少有人坚持”中庸之道“,很少有人能做到“恰如其分”,既”不过‘,又“不及”。

这种“过”和“不及”,进一步蔓延,就变成了一种群体思维。

而一旦变成群体,思维就会进一步强化,行动也会进一步强化,人们就会更加坚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排斥其他想法和做法。

而群体思维以及群体行动,进一步塑造社会向某种方向发展。

“多米诺骨牌效应”进一步发酵,社会愈加不可控制,面对庞大的群体反应,简单微小的刺激,根本起不到作用。

就如1929年的大萧条,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终结。

这就是商业周期,启动原因莫名其妙,但我们都被裹挟其中。

这也可能就是所谓的“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即使我们明了天下大势,其实我们仍然无能为力,呜呼,悲哉!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