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保护物种的理念是正确的》的报道,记者是亚当·明特。文章称,中国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对许多非洲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比很多西方环保主义者倡导的传统保护措施更可取。全文摘编如下:

从货币价值来看,世界上走私最严重的濒危物种不是大象或犀牛,而是红木,一种生长缓慢的热带硬木。

随着估值的螺旋式上升,热带森林遭到砍伐。设立保护区和贸易限制等传统保护措施都未能抑制需求或伐木。在其颇具争议的新书《红木: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全球中国的崛起》(以下简称《红木》)中,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助理教授安娜·莱克·朱(音)认为,中国重视植树造林和可持续利用自然的做法更有效。该模式目前正传播到东南亚和非洲热带地区。

亚当·明特问:在《红木》一书中,你描述了刺激红木需求的各种因素。“马达加斯加现象”指的是什么?

安娜·莱克·朱答:这一现象指的是贸易限制可能对提高贸易物种的价格所产生的影响。具体是指201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实施的环境贸易限制,这些限制导致红木价格飙升,尤其是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红木。

推荐内容